人民政协参与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路径研究
摘要: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是中国式民主的新政治文明形态。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重大创新,也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和必由之路。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在推动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中,要充分认识自身性质定位、履职方式、组织优势、使命担当等。本文将从分析推进全过程人民主是必然趋势入手,深入阐述人民政协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耦合关系,结合新时代人民政协优势提出其参与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人民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路径
民主就是“人民当权”①。我们党自成立就坚持把发展人民民主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实践中,始终坚持把人民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生命。从现有文献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最早是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对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科学内涵,明确“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②并有以下几点特征:一是从“程序、制度体系、参与主体、过程”等方面阐述完整性。二是突出“人民性”。三是彰显“务实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
一、人民政协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
人民政协是我国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③”。这是对人民政协性质、地位和作用的最新精准认识。
从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来看,是承载着协商、监督、参与、合作等重要社会属性的载体。首先是协商平台,重在提高组织协商的实际能力,强化委员责任担当,不断激发团结奋斗的正能量。其次,是聚力机关,重在进一步彰显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广泛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再次,是建言献策机构,重在广开言路,集思广益,畅通表达诉求,扩大有效参与,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这些属性有利于在实践中真正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体现人民民主的真谛。
从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来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通过承载专门协商机构的性质定位,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凝聚共识中保障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充分体现了“协商”民主的理念与价值。“协商民主是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制度设计,同选举民主相互补充,相得益彰①。”人民政协在实现人民群众通过选举以外的制度和方式参与公共事务管理,贯通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环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政协由34个界别组成,各界别政协委员依照宪法法律和政协章程参与管理国家事务,通过开展广泛多层制度化的协商,广开言路、广集良策、广聚共识以实现决策科学和民主。
从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来看,人民政协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载体。人民政协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能够有效保障人民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安排。政协委员作为专门从事协商民主工作的主体,始终将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在协商中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践人民民主。政协委员履职过程,也是实践民主的过程,突出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遇事多商量、有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特点和优势。
从人民政协组织特点来看,人民政协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势载体。首先人民政协既能发挥党派优势为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提供平台和载体,又能依靠自身具有的广泛代表性、长期积累的协商经验、顺畅的协商渠道、完善的组织体系,以及各领域人才集聚、凝聚共识、专业特长强、社会联系面广、影响力较大的优势,政协委员可谓“少长咸集、群贤毕至”,实现民主和科学决策。其次人民政协有着独特的监督优势。政协位置超脱,了解情况提出建议等会更客观;政协是政治组织,履行民主监督职能不同于一般群众的分散监督,使得监督更具有影响力和权威性,更具有力度和成效,有利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真正实现。人民政协还具有界别优势和群众优势,有利于汇聚民意。除了通过政协大会、常委会议、协商座谈会、专题协商会、界别协商会等平台,还可以通过提案、大会发言、书面发言等方式以及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或政协信息等成果来反映界别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实现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人民民主。
二、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人民政协的重要使命
“民主是寻求最大公约数的手段,共识是实现最大公约数的目的,民主的有效前提是共同体的意识”。②“人民政协要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识”。③这是党中央着眼“两个大局”明确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工作着力点。人民政协的本质特征就是协商民主,要“以协商有效凝心、以凝心实现聚力”,关键还要聚集现代化国家治理力量。专门协商机构在凝聚共识方面呈现出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范围广泛性、治理过程协商性的有利条件。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人民政协担当使命的内在要求,我们要“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①。
人民政协的工作经验和履职实践为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形式和内容提供有效保障。人民政协因民主协商而生、以团结而存、靠团结而兴,体现组织上的广泛代表性和政治上的巨大包容性,党派合作性、民主协商性。人民政协积极创新求同存异理念的落实路径,采用协以求同、商以化异的方式,化解部分社会成员的纠纷与冲突。通过开展广泛多层制度化的协商广集良策促进决策科学、广聚共识以实现决策民主。人民政协具有的界别健全、联系广泛等组织优势是促进民主决策的制度根基。人民政协的工作经验和履职实践,成为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的重要资源,上达党政从而向上传递民意使其纳入决策议题、下连各界从而向下传达国家意志增进民众认同,实现人民民主的真谛即“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②。
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对标“凝聚人心汇集力量”目标,与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殊途同归是手段与目标关系。“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以凝聚共识为手段,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中心任务,运用同心同向的政治优势、凝心聚力的团结优势、平等协商的民主优势、人才荟萃的智力优势、协调关系的功能优势、联系广泛的界别优势”,③平衡各方面利益关系,最大限度提升统一战线组织的广泛性、代表性、进步性,更好地凝聚智慧和力量,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人民政协作为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能够代表各种政治力量的利益诉求,具有最大限度的政治包容性、最广泛的组织代表性,使人民群众能够真实地参与到民主运行的每一个环节和民主覆盖的每一个领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渠道。
追寻历史,观照现实,特别是比对人民政协基本职能的变迁和自身组织优势及工作的实践积累,我们发现人民政协在党的领导下,作为中国特色政治制度安排,结合时代发挥其“协商民主”根本作用,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深刻反映了协商民主与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发展过程和历史脚步。
三、创新参与路径,奋力推动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
人民群众能否更有效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能否更有效地表达利益诉求、是判断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否真正民主、是否真实有效的重要标准。人民政协经过70多年发展,其性质定位从“代行人大职权”转型为“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逐步增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等表述。人民政协要为实现人民民主勇于担当,把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当作重要任务,创新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路径。
(一)坚持一个根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人民民主,就是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来,就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把发展人民民主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和实践都证明,要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其中坚持党的领导更是处于三者有机联系的最核心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可以说,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在党的领导下形成、发展和实现的,是党领导人民创建的新型政治文明形态。在新发展阶段,只有继续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落实党的领导,才能确保继续有序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是不要民主了,而是要形成更广泛、更有效的民主。”人民政协要围绕“领导核心、关键少数、战斗堡垒”的要求,在加强和改进政协系统党的建设方面进一步发力,把责任扛起来、把纪律严起来、把队伍强起来。
(二)抓住一个环节:创新履职方式。要树立“跟进助推①”的理念,坚持党政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协商民主就开展到哪里,各方力量就凝聚到哪里。人民政协要在民主协商环节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人民参与充分协商搭建平台、提供渠道。开展政治协商时,创新专题协商会、资政式建言会、微协商等,关键是委员建言有“言”值,让政治协商有价值。积极创新,搭建新的平台,推动协商向基层延伸。比如江苏省“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实现乡村全覆盖,为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协商提供了重要渠道,这一重要渠道必然在“全过程民主”中发挥更大作用。开展参政议政时,要把反映社情民意当作委员参政议政的重要抓手,积极开展主动拓展稿源、多渠道约稿、高质量围读稿件、用心用情编稿等活动。开展民主监督时,更加注重政协民主监督主体的广泛代表性,监督内容丰富广泛性,监督手段灵活多样化。凝聚共识时,突破“凝聚”难点、把握“共识”目标。深刻认识建言资政是履职成果、凝聚共识也是履职成果,甚至是更重要的成果②。凝聚共识不是无区别的强求一律,而是有方向的启发引领;不是单向度的灌输说教,而是互动式的协商讨论;不是表面的附和敷衍,而是内心的深刻认同;不是快餐式的立竿见影,而是长期性的润物无声。要摒弃视不同意见为添乱、把强加于人作共识、将沟通商量当麻烦等错误观念,以道交友、以诚待人、以理服众、以商求同,不断通过加强学习明共识、协商交流聚共识。
(三)整合一个优势:组织兼容协同。做好政协工作,最突出的,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抓住事关本地区全局性、长远性的战略问题,持续地发挥政协的履职作用。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协组织的优势,上下联动、左右协同。
广大政协委员要通过“协商于民”平台,到街镇走一走,到社区转一转,到群众中听一听,用脚去丈量民情、用心去感受民意,使得履职更接“地气”,协商更增“底气”,推动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的互联互动。这不仅是“上级有要求、基层有需求、政协有追求”,而且是“政协主动、委员愿意、群众欢迎”,为人民政协参与基层治理发挥独特作用,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政协就在身边、委员离自己很近”的民主氛围。要整合创新平台载体,构建民生协商论坛、“请你来协商”、专家协商会等多层次立体化的协商议政平台矩阵,进一步丰富“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制度化实践。要大力推进政协工作重心下移,推进“民生议事堂”平台建设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深化推进“数字政协”建设,突出全流程全方位全系统全媒体,大力发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进一步拓展政协协商民主的广度深度效度,让更多的群众通过有序政治参与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如皋市政协总结推广“四心”工作法,即耐心听群众说事、诚心跟群众议事、真心帮群众理事、虚心请群众评事。
(四)健全一个支撑:协商民主制度体系。民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国家制度。以人民为主体的民主制,是社会主义民主区别于、优越于资本主义民主的最突出标志。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天然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平台。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各级人民政协随时就关心的问题开展协商,提出意见、跟踪监督,始终参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人民政协要坚持自身在中国民主制度中的科学定位,充分运用联系广泛、人才荟萃、协调灵活的独特优势,不断创新民主协商形式,为深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创造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贡献力量。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应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密切与所属界别群众的联系,及时反映群众意见,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推动构建完善政协协商内容体系、平台载体体系、组织运行体系、数字赋能体系、质量评价体系、能力提升体系、工作衔接体系、组织保障体系等八大体系,更好把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独特效能。
(五)强化一个支点:政协委员作表率 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工作的主体,要时时处处胸怀“国之大者”,在政协各项履职尽责中要走在前、作表率,“要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①”,充分体现政协委员在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体作用。
1.在思想政治建设上争做表率。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始终牢记委员身份和责任,在政协平台上履行好政治引领与凝心聚力工作职责。带头增强政治自觉、加强政治引领,严守党纪党规和政协章程及有关规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在政协活动中一言一行都要符合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既要高质量完成“委员作业”,又要立足本职岗位当排头兵,做责任委员。
2.在寻求最大公约数上争做表率。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带头联系界别群众,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主动成为界别群众的“代言人”。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最大限度发挥政协大团结大联合优势,广泛团结社会各阶层力量,善于与社会各界人士和谐相处,积极做好释疑解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的工作,画好团结的最大同心圆。
3.在履职尽责和建言资政上争做表率。充分发挥政协作为协商民主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通过电话、微信、座谈、邀请调研等多种方式,带动委员积极参加政协各项履职活动,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努力提升履职实效和水平。积极主动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带头在一些敏感点、风险点、关切点问题上,挺身而出、带头开展调研走访、反映社情民意、凝聚民智民心,主动发声、正本清源,努力增进理解、增进共识、增进团结,交出一份出色的建言资政成绩单。
(作者系吉安市政协委员,市委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工作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