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吉安先进装备制造业的调研报告

    先进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生产技术装备的工业的总称,即“生产机器的机器制造业”。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战略,根据《2018年度市政协协商工作计划》,近期我们组织开展了发展吉安先进装备制造业专题调研,通过深入井冈山经开区和部分县区调研,并借鉴发达地区经验,对发展我市先进装备制造业提出对策建议。

    一、发展吉安先进装备制造业是大势所趋,正当其时

按照国际惯例,装备制造业通常分为传统装备制造和先进装备制造两大类,其中先进装备制造又包括重大成套装备制造、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目前我市制造业企业基本上属于第一类。为策应“中国制造2025”,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装备制造业,明确提出工业强市核心战略,将先进装备制造业列为工业“1+4”主导产业,是基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吉安自身工业基础的清醒判断,上应国家战略,下合吉安实际,大势所趋,正当其时。

    1.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是吉安增强工业厚度、做大经济总量的现实需要。近年来,吉安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发展,但经济总量不大、工业经济偏弱,特别是制造业实力不强的短板比较突出。一是规模占比下降。2013年,我市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210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的比重为9%。2017年,全市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227.5亿元,占比下降为6.9%,仅为全省占比的一半左右。二是战略地位下降。虽然被列入全市工业“1+4”主导产业,但从本市各行业比较来看,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仅排位第7,分别只占电子信息和化工产业的1/4和2/3,与其战略地位明显不符。三是省内影响下降。目前,吉安制造业与南昌、九江、赣州、上饶等兄弟市差距在加大。赣州市2017年发布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设立了规模为10亿元的产业基金;上饶市两家企业分别以223亿、134亿元营业收入跻身2017年中国制造企业500强,而我市目前仅有合力泰1家企业过百亿。我们必须正视差距,狠下决心,坚决做好先进制造业这篇大文章,增强工业厚度,做大经济总量。

    2.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是吉安推动转型升级、打造工业强市的有效选择。从现实需要看,先进装备制造业顺应了“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原中央苏区振兴等国家发展大方向,也符合江西绿色崛起、加快工业振兴、吉泰走廊发展等省市重大战略部署,对处在转型升级、应对产业变革的吉安而言,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是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发展实体经济的理想选择,完全可以借鉴广东珠海,省内南昌、上饶等地的发展路径,把装备制造业作为工业主攻方向。从产业基础看,我市装备制造业已逐步形成了以数控机床、汽车配件、基础零部件等为主的细分产业,每个细分产业都涌现了一批代表企业。因此,我们应该顺应形势,发挥优势,坚定不移把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作为推动吉安工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抓手,作为加快转型升级、打造工业强市的实现路径,保持定力、紧抓不放。

    3.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是吉安抢占发展先机、实现绿色崛起的强力支撑。从调研情况看,目前全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具备了良好条件,2017年全市已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108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7%。一方面,井冈山经开区瑞鹏飞、吉安高新区航盛电子、吉州区杰克机床等企业带动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集聚加快。另一方面,我市充分运用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平台效益,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层面支持,科技创新凸显,井冈山经开区成功跻身全国国家级经开区百强,全市已有国家级创新平台9个、省级平台67个,全市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思路日益清晰、产品不断升级、产业持续壮大。特别是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三个走在前列”“两大战略任务”目标,明确将制造业列入“1+4”主导产业。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要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大力发展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领带动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老区绿色崛起。

    二、发展吉安先进装备制造业仍任务艰巨,任重道远

    从调研中,我们清醒地看到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面临很多困难,振兴“吉安装备制造”是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

    一是产业聚集度不高,发展方向亟需明晰。现有的108户规上企业分散在较多领域,产业协作配套不足,总量较小,没有集聚效应,即使企业较为集中的数控机床、汽车配件、基础件零部件三个领域也是产业链短,产品成套能力弱,没有形成以大型单机制造为核心、“整机+配套”的产业集群,产业发展主攻方向和重点领域亟待厘清。

    二是企业带动力不强,发展水平亟需提高。我市装备制造业虽有较好的产业传统和历史基础,但制造业作为传统意义上的重工业,经济体量大,投资周期长,企业转型难,长期以来发展缓慢,总体水平和层次较低,部分代表企业由于国企改制后市场形势变化、人才流失等因素,难以培育壮大,普遍小、散、弱,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不多,全国全省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寥寥无几,缺乏行业领军企业和品牌产品,对装备制造业甚至整个工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有限。

    三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发展动能亟需增强。我市装备制造业总体技术水平不高,企业研发投入不大,自主创新动力不足,与科研院所的创新合作能力较低,缺乏核心技术和工匠精神,产品大多科技含量不高,档次偏低,附加值不大,大型成套装备、国家重点支持的高端装备制造、智能装备制造几乎空白,与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的目标相差很大。

    四是重视支持力度不够,发展环境亟需优化。面对装备制造业底子薄、基础差、实力弱的现状,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信心不足,重视不够,办法不多,引进重大制造业项目力度不大,签约引进装备制造业项目少;市级层面尚未制定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实施规划,缺乏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措施,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也不健全,各地各部门以及各服务平台之间不能有机链接,产业配套服务不够,美好设想难以化成现实。

    三、发展吉安先进装备制造业要精准发力,接续奋进

    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面对国内外竞争大潮和兄弟设区市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态势,我们唯有坚定重铸辉煌的信念和信心,更加积极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精准发力,接续奋进,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业,打造“吉安制造”靓丽名片。

    (一)精准发力,主攻三大方向

    1.挖掘内在潜力,主攻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既是制造业的重要分支,也是电子信息产业链的高端领域,将其作为主攻方向,有两个有利因素。一是有利于就近发展。我市现有400多家电子信息及配套企业,电子信息产业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达884亿元,占全省的41%,首位产业实至名归,家门口已形成规模可观的装备需求市场。建议制定优惠政策加以引导,形成本地企业产品竞争优势和招商优势,降低产业成本。二是有利于延伸产业链条。目前,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链条比较完整,但与首位产业的目标定位和先进水平相比,仍亟需完善。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能促进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两个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向上游高端迈进,进一步巩固在全市工业行业中的龙头地位。

    2.立足现有基础,主攻数控机床产业。建议紧扣市“十三五”规划“把吉安打造成全国知名的数控机床产业基地”的目标,将数控机床作为主攻方向,以进一步发挥其三大优势:一是产业优势。江西杰克机床是杰克控股集团旗下第二大主导产业,具备独立研发和设计数控机床的能力,市场竞争力强,行业影响力大,近期又有在我市追加投资、扩大规模的计划,建议加强跟踪和对接力度,通过其裂变效应,做大做强全市数控机床产业。二是政策优势。“中国制造2025”将数控机床作为主导产业之一,即将出台数控机床发展专项规划,省里已出台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家和省级层面明确大力支持,有利于享受更多政策红利。三是市场优势。近年来我国消费了全球近一半的数控机床,但80%以上的高端数控机床依赖进口,主攻该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3.对接对口帮扶,主攻航空配件装备制造业。军民融合发展2015年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航空配件装备制造业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支点,主攻该产业,我市有三大机遇。一是国家对口帮扶。国务院明确由国防科工局对口支援我市吉水县,该单位是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主要职能部门,目前已帮扶吉水军民融合产业基地从无到有,并出台了支持军民融合产业项目落户的奖励政策。二是产业聚集加快。目前,吉水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已有中信航空设备制造、中信航空机械加工、中电新材料等项目竣工投产,并签订了多个意向性航空类项目。三是省里政策支持。我市打造桐坪航空小镇已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省里在促进通用航空发展的实施意见中也明确支持。主攻航空配件装备制造业,既可以丰富桐坪航空小镇的产业内涵,也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跳伞大赛等带来的人气,有利于实现装备制造业、航空产业、特色小镇协同发展。

    (二)强基固本,扭住三大抓手

    1.做优顶层设计。调研中许多企业家反映,解决目前全市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关键要在全市层面做好规划,建议做到“三个注重”:注重统一规划。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坚持走差异化发展路子,统筹各县(市、区)制造业发展定位、产业分工和区域布局,制定“中国制造2025”吉安市行动纲要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指导各地发展先进装备制造各有侧重、差异竞争、互补联动。注重政策配套。借鉴广州市奖励先进装备制造业“黄金十条”的做法,出台促进我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等,设置项目落户、税收贡献、高端人才、研发投入、企业上市、创建科技平台等奖项,明确部门职责,构建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洼地”。注重协调落实。借鉴推广我市部分县设立重点产业办,高效推进主导产业的做法,建议成立高规格的全市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领导小组,建立联系会议制度,下设产业办公室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快速响应企业诉求,借助“外脑”辅助决策,推进工作落实。

    2.夯实承接平台。建议采取务实有效措施,提升现有工业园区,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现有园区抓服务提升。硬件方面,以吉州区(曲濑)机械装备产业园、吉水军民融合产业基地为重点,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对先进装备制造企业的承载力。同时,着力完善园区员工住房、上学、就医、休闲、购物、金融等生活配套。软件方面,开通企业办事“绿色通道”,倡导吉安“保姆式”服务,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把“担当实干、马上就办”落到实处,打造企业发展的服务“高地”。新建园区抓品质提升。学习沈阳中德高端装备产业园建设经验,以高端制造、智能制造为目标,集中精力做好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数控机床产业园规划引导、配套服务等工作,引进专业公司通过PPP、BOT等有效模式开发建设、经营管理产业园,使落户企业共享优质服务,实现政府、产业园开发商和落户企业共建共赢,推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3.培育骨干企业。骨干企业是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一是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建议策应我市“制造业50强培育计划”,定向培育3-5家先进装备制造10亿企业,集中资源重点扶持杰克机床、瑞鹏飞、航盛电子等领军企业做大做强。二是力争引进重大项目。充分利用“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罗霄山特困片区”等金字招牌,主动对接国家和省里重点工程、重要政策,积极与国防科工局等部门沟通汇报,争取更多支持倾斜。建立先进装备制造业招商引资项目库,开展重大招商、高端招商,实行优质企业优惠政策“一事一议”,引进一批行业单打冠军,实现我市先进装备制造业质的提升和量的扩张。

    (三)补齐短板,破解三大难题

    1.破解人才紧缺难题。先进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应对当前全国人才竞争新形势,尽快升级我市招才引智新政策,探索兼职服务、“候鸟式”聘任、项目招标等方法,柔性引进一批经营管理、研发设计、高级技能、外贸出口等方面的高端人才。依托“领航井冈”企业家高级研修班,主动走出去,诚心请进来,逐步建立先进装备制造业各类人才库。培养专技人才。借鉴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合作做法,引导井冈山大学、吉安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与先进装备制造企业无缝对接,探索引校进厂、引厂进校、前厂后校等校企合作模式,开展订单式、学徒制人才培养。优化专技人才职称评定办法,举办先进装备制造行业技能竞赛,开展“吉安工匠”评选表彰活动,在全市上下营造学技能、比技能、崇尚技能的浓厚氛围。优化人才环境。向佛山等地学习,在中心城区、高铁新区等核心地段配建人才公寓,在全社会树立尊重人才、吸引人才的“风向标”。开通人才驿站、“人才服务直通车”,为引进的人才提供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服务。

    2.破解技术创新难题。把技术创新作为先进装备制造业由“吉安制造”向“吉安智造”转变的“催化剂”。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参照宁波市做法,践行“小政府、大市场”理念,由领军企业牵头,组织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对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合力攻关,努力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建设科技服务超市。以技术创新联盟和行业协会为依托,大力引进一批生产服务企业,建设集科技咨询、质量检测、成果交易、专利申请等为一体的科技服务超市,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从单纯制造向服务制造延伸。推进“互联网+装备制造”。学习四川德阳市经验,实施“互联网+装备制造”行动计划,打造吉安先进装备制造云平台,逐步建设一批样板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把工人、机器、数据有机连接起来,实现先进装备制造企业网络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3.破解资金短缺难题。建议从三个方面进行扶持:一是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借鉴广东珠西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发展启示,建议以财政资金为杠杆,首期注入资金5000万元,撬动民间资本5000万元,此后通过募集全社会资本将基金规模做成10亿元以上,专用于扶持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二是加大融资支持。借鉴“财园信贷通”做法,搭建先进装备制造业融资平台,通过市县财政保证金撬动合作银行放大贷款额度,降低贷款门槛,帮助企业快捷低成本融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融资、股权融资、发行债券等方式,募集发展资金加快发展。三是扶持建立优质项目库。由政府搭台,举办银企对接会,推介一批重大、重要、优质的装备制造项目,量身定制信贷产品,为先进装备制造企业“输氧供血”。对金融支持表现突出的银行,可将部分财政性、公用性资金作为来年结算银行,以示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