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加工流通短板 推进乡村产业发展

  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需求的有效途径,也是发挥吉安农业大市优势,巩固和拓展产业扶贫成果的重要手段。根据工作安排,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组织调研组深入吉州、青原、泰和等地,围绕农产品加工流通发展情况开展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农产品加工流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是龙头企业规模逐步扩张。2019年,全市农产品加工市级龙头企业190家,营业总收入达131亿元。其中粮油、果蔬加工占“半壁江山”,粮食加工企业67家,年处理稻谷能力达245万吨;水果加工企业17家,以蜜柚、猕猴桃加工为主,2019年营业收入达7.7亿元。二是产品加工领域不断拓宽。全市农产品加工领域由过去以粮食、生猪、油料为主,逐步向果蔬、茶叶、畜禽产品、乳制品、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种养领域拓展,由初级产品、粗加工逐步向精深、系列加工延伸。三是精深加工水平显著提升。2019年全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为63.6%,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2.26:1,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持平;省级龙头企业中从事精深加工的企业比例达68%。四是市场流通体系加快完善。全市建有各类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60个,其中综合性市场22个、专业性市场15个、产地市场23个;建有粮食仓储企业298家,总仓容320万吨;建有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仓储设施352个,库容110万立方米。五是农产品品牌效应日趋凸显。大力发展“井冈山”稻米、井冈蜜柚、井冈蜜橘、井冈芦笋、井冈杜仲等系列产品,“井冈山”稻米订单面积达43.5万亩,井冈蜜柚总面积达42.8万亩,并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纳入2019年“CCTV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精准扶贫”项目,狗牯脑茶以25.37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第31位。

  二、目前我市农产品加工流通存在的六个方面问题

  对标乡村产业振兴的要求,我市农产品加工流通与沿海发达地区甚至湖南、湖北、安徽等同属中部的省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加工企业实力不强。2019年我市主要农产品加工能力只有276万吨,加工转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7.5%)近4个百分点,粮油加工、屠宰及肉加工等低附加值产品生产企业数量占整个食品加工产业企业数量达55%。而食品精深加工及休闲健康食品制造方面,企业数量和营收均不及总数的20%,农产品以初级加工为主的局面还没得到根本转变,精深加工不多,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能力还有待提升。大型加工龙头企业集团还不多,全市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加工企业没有一家,超3亿元的也只有7家。

  二是仓储物流体系不健全。目前全市除粮食仓库外,农产品仓储设施有733个,仓储能力21万吨,远远不能满足特色农业仓储需求,特别是与水果、蔬菜的生产需求差距还很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仓储冷库等设施更少,全市物流龙头企业只有16家,而赣州市达60多家,物流业“散、小、弱”的现状仍未改变。全市冷库容量11万立方米,低于南昌市(103万立方米)、赣州市(24.28万立方米)等设区市,冷链车每万人拥有量仅为0.08辆,低于全省0.16辆的平均水平。

  三是政策支持力度不大。省市财政扶持农业企业发展的覆盖面较窄,资金总量有限。去年全省农产品加工项目重点扶持2018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下的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许多小型的成长型的优质农业企业很难享受到政策红利,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待破解。国家有关土地、金融等服务企业的好政策、利好措施,在实践过程中几乎难以落到实处,金融机构“不贷、惜贷”,保险公司“不保、惜保”依然是普遍现象。

  四是品牌知名度不高。虽然我市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品种数量较多,但食品加工企业大多品牌培育意识较为薄弱,在省内外市场上叫得响、影响大、销量多、价格高的农产品加工品牌却很有限。稻米、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品牌较散、较弱。比如,井冈蜜柚品牌全国的知名度还很低,广丰马家柚、新余蜜桔均排在井冈蜜柚之前;井冈山粮油、一江秋、锅丰等大米加工企业虽然拥有自己的品牌,但对外宣传不够,影响力仅限于本地;奕方农业研发的果酱、果脯类产品品质高,直接供货肯德基、麦当劳、良品铺子等知名企业,但却没有形成自有品牌,仅限于代加工,形成产品有品质而企业无品牌的局面。

  五是联农带农成效不凸显。龙头企业与农户现有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多是订单式、务工式等松散型和半紧密型利益联结,缺乏农户以资金或土地入股企业或农户入股的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紧密型利益联结关系。比如井冈绿宝公司年加工能力达3万吨,但加工所需的植物油除稻米油外,茶油、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等都是从外地配送到吉安灌装,对带动本地农产品发展、农民增收作用较小。

  三、为加快推进吉安农产品加工流通发展,提出五方面对策建议

  (一)突出顶层设计,加强规划指导和宏观管理,建立工作推进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建议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市委或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农业农村、商务、供销、工信、发改等市直相关单位,以及行业协会为成员的农产品加工流通领导小组,加快制定专项规划,明确主要目标、发展重点、区域布局、政策措施和保障体系等,为推进全市农产品加工流通高质量发展提供方向指导。建立联席会议、定期调度、考核奖惩等工作制度,确保工作落实见效。

  建议2:明确发展重点。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引导各地立足比较优势,聚焦粮油、蜜柚、茶叶、蔬菜、畜禽等主要农产品,巩固发展传统优势产品加工,大力发展特色产品加工,积极发展新兴产品加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增效,打造本地特色产业集群。

  (二)创新业态模式,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不断健全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

  建议3: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引导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广泛引进先进适用技术、现代加工设备和工艺流程,开展技术改造,建设标准化、清洁化、智能化加工厂,开展下游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生产,提升农产品利用率,实现品种增加、品质提升。鼓励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建设清洗、保鲜、分级、包装、储藏等农产品初加工设施,打造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加快打通果业、稻米、蔬菜、茶叶、油茶、生猪、水产等绿色食品上下游产业链,促进产业全链条式发展,推进绿色食品产业转型升级。

  建议4:优化交易市场布局。在农产品重点产区,建设一批产地批发市场和田头市场。加快区域性农产品物流园建设,重点发展冷链物流快递,形成大宗农产品仓储分拨网络。加大对现有批发市场的改造提升力度,建设具有集中交易、统一配送、正规检测等功能的专业批发市场。

  建议5: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商。鼓励农业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农资配送企业、龙头物流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带动更多中小微农村电商发展。支持供销、金融、快递、商贸等企业参与农村电子商务,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通道。

  建议6:加快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军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培育壮大一批连接重要产销地的冷链物流企业,加快冷库和冷藏运输设施建设与技术升级、优化,建立覆盖广泛、布局合理的农产品仓储流通体系。按照“田头市场+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的模式,在产业重点镇和中心村引导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向田头市场聚集,实现源头冷链错峰上市,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坚持龙头引领,培优育强加工型龙头企业,把农业产业链增值收益尽量留给农民

  建议7:加大招大引强力度。强化“项目为王”意识,加大农业招大引强力度,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珠三角、海西经济区等区域对接交流,重点聚焦农业上市公司和领军企业,立足本地产业特色,精心包装招商项目,创新农业招商引资方式,着力引进一批超1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建链、延链、补链的大项目、好项目。

  建议8:培育优质龙头企业。加快培育发展潜力大、带农增收强的龙头企业,形成国家、省、市、县级龙头企业梯队。鼓励引导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参股控股等形式,组建大型农业企业集团。参照全市降成本优环境专项领导小组做法,建立农业企业帮扶机制,在资源、政策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协调解决农业企业遇到的突出问题和瓶颈,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和产品研发创新,助力企业爬坡过坎、加快发展、做响品牌。

  建议9: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扶持一批以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农民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形成“离农业最近、联农民最紧”的产业集合体,通过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合作方式,建立农户分享三产融合发展成果的利益保障机制。大力推广“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农民负盈不负亏的利益分配模式,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四)实施品牌战略,创新营销模式,着力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建议10:完善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蜜柚、茶叶、水稻等技术规程,开展蜜柚、药材、茶叶、蔬菜等标准园建设。实施“农产品质量追溯+区块链”试点,利用区块链公开透明、可追溯的技术特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主要农产品从田间到舌尖的全程可追溯管理。

  建议11:创新多元化品牌营销体系。大力推进农产品与省内外批发市场、电商企业、大型超市、果蔬连锁品牌等农产品流通企业有效对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创新营销方式,培育直播直销、会员制、个人定制、食品文化节、品鉴会等农产品销售新模式,推进农商互联、产销衔接。

  (五)加大财政金融保障力度,强化农产品保险支撑,增加农产品加工流通政策“含金量”

  建议12: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整合的财政涉农资金中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不低于40%,扶持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探索设立乡村产业发展基金,重点用于扶持企业壮大、品牌推广、技术创新等。综合运用贴息、奖补等政策,支持精深加工和流通企业发展。加大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与仓储配送中心的财政补贴力度。

  建议13: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严格落实农村集体产权、农业设施等抵质押政策,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探索金融机构联合农业主管部门建立信用优质农业企业“白名单”,研发特定授信模型,优化审批信贷程序,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金融机构要提升对农业企业的授信比重,对经营正常、信誉良好的企业实行无还本续贷。完善金融机构监管考核和内部激励机制,把银行业绩考核同支持农业企业发展挂钩,有效解决不愿贷、不敢贷的问题。

  建议14:加大农业保险力度。扩大农业保险保障覆盖面,推动各县(市、区)结合财力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拓宽财政补贴险种,尤其是对蔬菜、水果等风险系数较高的作物,提高政府保费补贴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农业大灾天气保险、完全成本保险、收入保险、产量保险等试点工作。